一、幼儿园概况
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座落在美丽的鹅湖边,充满着如水般的灵秀与恬静。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针,以“塑造和谐园所,增强教育活力”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优化教育资源、规范教育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推进特色创建。现有18个班级,其中小班6个、中班6个、大班6个。在园幼儿600名,其中小班180名、中班210名、大班210名。我园拥有占地面积10380平方米,生均16.7平方米,建筑面积6517平方米,生均10.5平方米,绿化面积1638平方米,生均2.6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3675平方米,生均6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72名,其中正副园长3名、退任园长2名、专任教师36名、会计兼保健老师1名、会计兼保育员1名、专职保健老师2名、保育员18名、炊事员6名、保安3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为71.8%;教师资格证持有率达100%;园内有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17名,二级教师11名;有无锡市名教师1名、无锡市教学能手3名、无锡市教学新秀3名、锡山区教学能手2名、锡山区教学新秀6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达到50%。
对照上级的要求和教师的期望,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努力的方面。
一是优化办园环境。要继续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序推进园舍改扩建工程,确保2019年全面启用新园舍,切实改善办园环境。在新园舍的内外环境设计、功能区域规划和教育设施配备等方面充分遵循课程游戏化理念,体现鲜明的办园特色。
二是优化课程实施。要进一步贯彻课程游戏化精神,以“十三五”课题《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的研究》《民间艺术主题课程的儿童化建构》为着力点,强化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培训和引导,切实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真正体现“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课程游戏化精神。
二、幼儿园三年发展愿景及重点目标
发展愿景:以“甘露润童年”的办园理念,全面落实“和·润”的园风、“爱似甘露”的教风、“快乐向上长”的学风。以新园建设和启用为契机,深入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升常规管理水平;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扎实教科研工作,优化民间文化课程;倾力打造幼儿园民间文化特色,努力建设凸显“甘露童韵”品牌的美丽校园,真正使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一个教师工作着幸福着快乐着。
重点目标:
1、条件保障:争取镇政府支持,如期完成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设,全面优化教学设施设备,全面优化内外环境,彰显幼儿园民间文化特色品位。进一步改善幼儿园的周边环境,有效治理校园交通安全。
2、校园管理: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追求科学规范管理,强化依法治园,认真做好独立法人建制的相关工作,深化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精致管理和层级管理,形成相关经验并予以推广。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力求园所文化日益彰显,办园理念逐步落实,园所环境更加和谐优美。争创省市级荣誉,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口碑和办园声誉。
3、队伍建设:立足本园,不断创新和丰富园本培训形式与内容,不断提高园本培训的实效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确立教师分层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力求使80%的教师学历达到本科以上。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新增区级教学新秀2—3人,市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2人,新增党员2—3人。注重中层干部队伍的培养,按计划招录新教师充实幼儿园教师岗位,努力打造情智和谐的精良师资队伍。
4、保教质量: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建设,切实提高园本教研的效益。通过园务领导的挂年级组管理、日巡查、推门听课、常规检查、考核评优、研讨交流等措施,确保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科学性。以无锡市《指南》实验园为抓手,深入研究课程游戏化精神的落实,研究《指南》精神的深入贯彻,努力提升保教质量。通过“儒灵童”课程的实施及其在家庭的延伸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5、保教研究: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认真完成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的研究”的相关工作,力争课题能滚动在省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在省市级推广,完成省级课题《民间艺术主题课程儿童化建构的实践研究》。深入推进幼儿园阅读工程建设,努力培养师幼良好的阅读素养和阅读习惯。
6、特色创新:以“甘露童韵”为幼儿园特色品牌,通过创建“印染坊”、“泥工坊”“剪纸坊”等专用活动室,提升幼儿对民间工艺的审美情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深化印染、锡剧、跳皮筋等特色经典项目的研究,不断提亮特色项目。加强儒灵童课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创新“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和民间游戏节活动的开展,力求活动的系列化和品牌化,提高幼儿园特色知名度。
三、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规划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占地面积8556平方米,建筑面积6517平方米,绿化面积1638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4013平方米。 事业规模:小班6个,中班6个,大班6个,共18个班级。 |
1、完成改扩建一期工程的建设、装修、一期家具招标、购买工作。 2、 做好新食堂的建设,争取能按时启用。 |
1、完成改扩建二期工程的建设和装修工作,配套各类教育设施,全面完成幼儿园改扩建工作。 2、合理规划、建设家长接送通道,保障接送时段安全。 |
1、完善各类教学用房的设备配备,确保发挥功效。 2、完善各类技防设施。 |
因地制宜,完成改扩建工程,幼儿园旧貌换新颜,总用地面积达到10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43平方米,绿化面积为3732 平方米。 |
幼儿园各专用活动室较少、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小,老楼的墙面斑驳,雨天漏雨。 |
完成12个班级配套,确保可以正常使用,重新规划教职工停车棚等。
|
合理规划建设各专用活动室,重建玩沙池、玩水池、户外各种活动,完善绿化等。 |
合理规划各活动区域和班级游戏区域,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
专用室完备,功能齐全,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
设施设备陈旧,老楼和新楼不配套,教育资源较匮乏。 |
1.完成12个一体机的招标、购买和培训使用。 2.添置一期工程12个教室的配套设施。 3.做好改扩建工程弱电系统工程的招投标、建设工作。 |
1. 添置图书2000册左右。 2. 添置二期工程9个教室的配套设施。 |
1.做好各类专用室的创建工作。 2. 配套完成各类体育活动设施设备。
|
加强对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保养,责任到人,保证各类设备发挥应有的效益。 |
2.校园管理:(含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政策法规执行、校园安全及各类创建等)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幼儿园不断完善园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优化教职工激励机制。加强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年轻骨干担任业务园长和园长助理,增强管理队伍的活力。
|
1、选举工会主席,召开第八届教职工大会,商讨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各项制度。 2、选拔任用园长助理担任副园长,选拔业务骨干担任课题组长,增强管理队伍的活力。 |
1、完成独立法人的各项事宜,建立理事会制度。 2、推行层级管理制度,发挥中层干部的管理效益。
|
1、选拔年轻骨干教师担任教科室主任和后勤室主任。 2、修改完成园所管理手册。 |
幼儿园形成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民主管理的氛围,在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精致管理和层级管理等方面形成相关经验。 |
幼儿园凝练园所文化,集思广益重新设计完善了园徽视觉文化理念系统,不断彰显“甘露润童年”的办园理念。 |
1、强化依法办园意识,做好独立法人的各项规范工作。 2、启动阅读工程,评选“书香教师”。 |
1、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彰显园所文化。 2、设计与彰显体现园所文化理念的环境。 |
1、依托课题加强民间文化建设,集结民间文化课程。 2、强化对师表形象的培训,凸显园所文化气质。 |
幼儿园园所文化日益彰显,办园理念逐步落实,园所环境更加和谐优美。 |
幼儿园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锡山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锡山区 “家校共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争创各级各类荣誉,顺利通过市级《指南》实验园的验收。
|
争创优秀党支部、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
争创各级各类荣誉,提升办园声誉,形成办园品牌。 |
全园教职工具有争先创优的良好意识,幼儿园具有良好的办园口碑和办园声誉。 |
3.队伍建设:(含队伍建设、教师管理、骨干培养目标等)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00%,其中本科学历达71.8%,教师持证上岗率100%。 |
本科学历达75%。 |
本科学历达78%。 |
本科学历达80%。 |
教师学历逐年提升,本科学历达80%。 |
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7人,二级教师 11人。幼儿园有两教一保的师资配备, 符合目前班额设置需要 |
新增1-2名一级教师 |
新增1-2名二级教师 |
新增1-2名一级教师,二级教师1-2人 |
新增一级教师2-3人,二级教师2-3人 |
幼儿园有无锡市名教师1人,市教学能手3名,无锡市教学新秀3名,锡山区教学能手2名,锡山区教学新秀6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 |
增加市、区级骨干教师1—2名。 |
园级骨干教师增加2—3名。 |
市、区骨干教师增加2-3人,园级骨干2-3名 |
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保持60%,力争市、区教学能手(市新秀)1—2名,区教学新秀2—3名,镇教学新秀3—4名。 |
重视教师的园本培训,并分层培养,通过丰富有效的多种活动促进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 |
引导教师人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方向。评选2-3名第八批镇级教学新秀。 |
评选幼儿园师德先进2-3人。力争有区级的先进个人1-2名。 |
评选2-3名第九批镇级教学新秀。力争有1—2名教师当选区师德标兵或行知式先进教师。 |
不断创新和丰富园本培训形式与内容,不断提高园本培训的实效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确立教师分层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
幼儿园有党员10人,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进取,工作绩效佳,在历次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较高。 |
发展新党员1—2名,社会、家长满意度95%以上。 |
发展建党积子1-2名。社会、家长满意率保持95%以上。 |
新增预备党员1—2人,发展建党积子1-2人。社会、家长满意度达98%以上 |
拥有一支敬业、乐业、精业的教职工队伍,党、团、工会等基层组织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满意度高。 |
4.保教质量:(含课程实施和管理等)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园本课程内容。初步建构民间文化课程,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与运用,幼儿多元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完成《甘露节》特色主题课程地图的建构,整理《甘露节》课程资源手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
完成《甘露景》特色主题课程地图的建构,整理《甘露景》课程资源手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
完成《甘露风》特色主题课程地图的建构,整理《甘露风》课程资源手册、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
注重民间文化园本课程建设,通过精心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促进民间文化园本课程地图的建构,各项工作从常规化向精细化转变,编制课程资源手册,幼儿多元评价方式逐步完善。 |
一日活动组织安排规范、合理, 效果良好。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及精神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到一日活动中。 |
师幼共同制定一日活动计划表(生活、学习、游戏计划表)。拓展民俗专用活动室。 |
开展专题研讨,解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保教质量管理中的共性问题,提高教学、生活、游戏活动的质量。 |
依托市级《指南》实验园项目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研训活动,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和保教质量。 |
在办园设施、办园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使幼儿的一日活动更趋科学、规范、合理,在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充分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 |
幼儿发展情况良好,幼儿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养成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依托“儒灵童”课程,通过家园合作,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
通过民间艺术特色展示活动、专用室活动等途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
家园携手,以多种形式与途径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
通过养成教育和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学习品质,在各类展示活动中,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获奖的层次与人次。 |
5.保教研究:(含课题研究进展、成果应用推广等)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强,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每年人均有1—2篇论文在省、市、区发表、获奖和交流。 |
选拔优秀教师担任课题组长,吸纳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参与课题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人人确立研究专题,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将外出参加科研培训和园本自主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力争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呈现。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
让教科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能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反思与总结,每年有50篇以上的论文获奖,力争有5篇以上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 |
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研究》通过了立项。 |
在无锡市“十三五”课题开题的基础上,不断修整研究,拓展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力争在省级立项。 |
做好《甘露节》、《甘露景》两大特色主题课程地图的规划与实施,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做好《甘露风》特色主题课程地图的实施,做好课程中期评估工作。 |
形成主题课程地图活动案例和幼儿课程故事集锦,探索园所文化特色的营造,基本形成幼儿园民间文化园所文化。
|
注重教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有论文汇编、活动设计汇编、反思案例汇编等。 |
做好年度教师获奖论文、活动设计等的汇编工作,并做好主题环境、特色课程等研究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力争有显性的研究成果呈现 |
继续注重教学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将论文、活动设计、反思、故事、案例等教研资料做好汇编。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 |
进一步整理“十三五”研究成果,争取有2-3篇相关论文在省市区刊物发表,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在区内外交流。 |
进一步注重教学研究成果的积累,每年有论文 、活动设计 、反思案例的汇编资料。对“十三五”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编辑,争取有3篇课题研究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 |
6.特色创新:(含特色项目和办园特色的创建和成效等)
现状分析 |
年度基本目标 |
三年达成愿景 |
||
201801~201812 |
201901~201912 |
202001~202012 |
||
创新开展了“甘露童韵”才艺节和游戏节,拓展了幼儿才艺展示的舞台,民间艺术教育的成果得到社会好评。 |
创新开展第八届“甘露童韵”才艺节和游戏节活动,体现人人参与、个个快乐的活动价值。 |
创新开展第九届“甘露童韵”才艺节和游戏节活动,在场域、形式、内容上创新拓展。 |
创新开展第十届“甘露童韵”才艺节和游戏节活动,着力提升幼儿园的特色建设知名度。 |
以课程地图为实施路径,优化民间文化课程的建设,通过对外展示、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提高幼儿园特色知名度。 |
确立了印染、锡剧等作为传统经典项目深化研究,以各类民间艺术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提升。 |
与无锡市锡剧团合作对部分有兴趣的幼儿进行锡剧演唱培训,与小学更好地衔接。 |
基于文化传承和儿童化的理念,完善民间艺术专用室创建,提高特色活动的成效。 |
定期展示幼儿特色活动成果,借力民间艺人,不断提升民间艺术专业素养。 |
通过创建“印染坊”、“泥工坊”“剪纸坊”等专用活动室,提升幼儿对民间工艺的审美情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幼儿园特色建设成效初显,幼儿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直播。 |
根据园徽视觉理念系统重新设计制作各类宣传用品。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幼儿园的特色宣传,提高办园美誉度。 |
将幼儿园特色创建的理念落实于园本环境创设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承办区内外特色教学展示活动 ,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和声誉。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推送特色宣传内容。 |
通过“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和民间游戏节特色展示活动、区内外展示交流活动等途径,促使特色建设成效展示常态化,幼儿园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
加强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了儒灵童习惯课程示范基地。 |
创设儒灵童习惯培养的良好氛围,巩固家园互动APP的使用成效。 |
创建国学馆,营造习惯课程学习的氛围,提升教师、幼儿、家长的素养。 |
深化习惯课程的研究,形成相关培养经验在省内外交流,发挥辐射作用。 |
良好习惯根植于幼儿园的文化中,外显于教师、幼儿、家长的行为中,努力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
四、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的保障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三年目标顺利达成,幼儿园加强领导,成立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的自评小组,园长室对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学年工作考核。
组长:钱琴
副组长:张瑜霞、王晓燕
组员:周冬芳、唐燕娟、张云婷、孟美亚、高素芬、刘娟、华宗范、周琴
(二)分层落实目标
要将镇政府批准、区教育局论证、教代会讨论通过的《——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三年发展性规划》目标层层分解,分解落实到每一学年,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保证目标落实的有计划性、有重点性和有实效性。
(三)强化管理效益
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目标和责任,并能通过对各条线、部门责任人的学期、学年工作考核,对各项目标实施达成度进行监控、评估,确保各项规划的实施。努力抓好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力争通过本规划的实施,进一步彰显园所文化,打造品牌校园。
(四)完善保障机制
争取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发展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办园经费的正常投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五、预计的困难、问题分析和解决设想:
一是以新校舍启用为契机,优化硬件设施。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优化改扩建工作和设备的添置,力求新园舍的建设体现课程游戏化理念和办园特色,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队伍建设为中心,优化队伍素质。采取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强化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年轻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后续发展力。
三是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优化课程实施。以课题《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的研究》为重点,借助专家团队,从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等出发,以课程地图为路径,转变课程实施的方式,真正体现“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课程游戏化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甘露润童年”为办园宗旨,以新园舍的建设和启用为契机,以课程地图为路径,与儿童共同绘就甘露中心幼儿园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