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2020-05-14 07:53 发布 共 4次访问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甘露中心幼儿园提醒您:了解掌握防空防灾常识,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技能、学会关心他人,灾难来临时,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

一、地震:

(一)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避震时间的长短与地震大小、距震中的远近、房屋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人与人的处境不同,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选择,看客观条件。如果住的是平房,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出室外避震;如果住的是楼房,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选室内避震。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三)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来了,不能这么做!

(一) 当地震来临时,不要乘坐电梯,以免电梯停电被困;

(二) 当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跳楼;

(三) 主震过后要有序撤离,只有保存自己,才能可能去救助别人;

(四) 室内不利避震的场所有: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在学校怎样避震?

在学校,老师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震避震知识,并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地震后,要沉着指挥学生有序撤离或躲避;在较坚固的教学楼里,可以躲避在课桌旁、讲台旁或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避震时,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跳楼。

万一被压,如何自救?

(一)要有生存的信心,要沉着,不要慌张。

(二)要坚定信念,保持镇静,一时不能脱困要耐心等待救援。

(三)保持呼吸通畅。设法将手抽出,清除头部、胸前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

(四)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烟尘窒息。

(五)扩大和加固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造成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

(六)设法脱离险境。尽量保存体力,不时用石块、砖块等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七)不要哭喊、急躁、盲目行动。

(八)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九)闭目休息,等待救援。

(十)维持生命。尽量寻找食物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可以起到解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