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震”不慌,演练有方
2024-05-08 14:05 发布 共
5次访问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本次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进一步提高师幼对各类灾害的防范意识,熟悉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疏散逃生方法。幼儿园特举办全校师生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
5月7日上午10点,首先是发出模拟地震的警报信号。这个信号是由我们的音响系统发出确保所有人都能听到并开始采取行动。警报响起,教师立即指挥幼儿按照之前学习的“一趴二护三固定”原则进行避难。孩子们迅速趴在桌子下,用手保护头部,并尽量保持身体紧贴地面。教师和后勤人员则巡视教室,确保每个孩子都正确地执行了避难动作。警报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前往学校操场上的安全区域。期间保健老师预演对受伤的幼儿进行包扎、转运。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幼儿弯腰护头小步快走,演练结束老师组织孩子整队,安全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最后各班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按指定的返回路线,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返回教室后,老师针对演练活动作了简单小结。
此外老师们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活动。幼儿通过“国旗下讲话”这一活动和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防灾减灾如:如何安全过马路、溺水了怎么办、不吃垃圾食品等;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了防减灾减灾宣传海报,通过观看海报让幼儿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开展了《地震来了我不怕》,《我是防震小能手》等集体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自救的方法;另外我们还通过班级QQ群,“一起长大”等平台让家长也参与“防灾减灾”相关活动,提高家长的防灾减灾意识。
本次幼儿园防灾减灾活动是一次全面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也提升了大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师生们对于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家长的参与使得防灾知识得以向家庭延伸,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的联动机制。
展望未来,我们继续将防灾减灾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演练模式。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学、系统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社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构建起更加紧密的社会防灾网络,共同提升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