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润童年 陪伴共成长 ——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2-02-21 16:25 发布 共 2次访问

  


 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位于享有“八湖福地金甘露”、“江苏省民俗文化之乡”美称的锡山区鹅湖镇。幼儿园创建于1928年,1987年移地新建,是一所“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2016年,幼儿园正式独立建制。

幼儿园秉承“甘露润童年”的办园理念,涵养了“和润”的园风、“爱似甘露”的教风、“快乐向上长”的学风。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底蕴的积淀,执着于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追求,立足社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积极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深入开展课程地图的探索,着力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间艺术,努力打造品牌校园。“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我园将在“甘露润童年”的文化引领下,持续推动甘幼事业向前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铸造提升“甘露童韵”的品牌影响力,特制定本规划。

一、园情分析:

(一)发展优势

1.改造升级,优化童真环境

幼儿园精心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以改扩建工程为契机,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改造,着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在鹅湖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近三年中共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改扩建一期、二期工程,提档升级办园条件,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在课程游戏化精神指引下,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致力打造多元、童趣、民俗的幼儿生活和游戏场域,让幼儿在多姿多彩、鲜活灵动的文化氛围中涵养童心、演绎童真。

2.精致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幼儿园坚持“以情育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的管理理念,推进人本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推动幼儿园持续健康发展。成立甘幼首届理事会,协同社会各界共同绘制幼儿园发展蓝图。园务管理由精细走向精致,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3.对标“四有”,打造品质团队

以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目标,大力弘扬“爱似甘露”教风,提升教师职业站位,打造敬业、乐业、精业的高品质团队。发挥党建引领,在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中锻造先锋队伍。坚持德能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岗、争先创优的优良风气。依托钱琴名师工作室,搭建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互勉互助、抱团成长的平台,加速培育“四有”好教师。

4.课程为本,传承甘露文脉

幼儿园以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引领,以省级规划课题为抓手,致力于民间文化课程建构,不断凝练园所文化,彰显办园特色。一是丰富“童韵”课程。以日志式、绘本式、影集式等方式,与幼儿共同绘制课程地图;以户外游戏预约、专用活动室走班、餐点自主管理等举措,推动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以“主题生成——经纬设计——儿童绘制——多元呈现”为路径,扎实开展课程审议;以“和美中秋”“福满新春”“欢腾元宵”“诗礼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甘露童韵”园本课程体系,凸显了“爱家乡——乐生活——会审美”的课程价值。二是丰蕴“和润”文化。立足周边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对园本文化、儿童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梳理文化手册、拍摄宣传片、创作园歌等过程中进一步凝练办园文化。

尽管幼儿园取得的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办园声誉,但在追求进一步优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困难及新的挑战

1.队伍锻造有待“提质”。幼儿园现有骨干教师17人,平均年龄42.5岁,其中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4人,占比23.5%,骨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2.文化传承有待“革新”。幼儿园民间艺术和社区文化相融合的园所文化还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民间文化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突围”,《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的研究》推广度不够大、辐射面不够广,研究度不够深,未能形成研究经验,课题研究的价值未凸显。

 二、总体发展目标

秉承“甘露润童年”的办园理念,多形式多维度诠释“和·润”的园风、“爱似甘露”的教风、“快乐向上长”的学风,不断实现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全面完成改扩建工程,优化办园条件,提升办园品位;涵养争先创优的意识,培育德才兼备、高效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队伍和敬业奉献争先创优的师资队伍;前瞻开展课题研究,践行课程游戏化,优化民间文化课程地图;以“甘露童韵”为特色推进品牌校园建设,促进师幼浸润甘露灵秀,快乐拔节生长。

三、具体发展规划

1. 校园管理: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追求科学规范管理,强化依法治园,彰显文化立园的理念,不断创新管理的新举措,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管理文化。培育德才兼备的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形成高效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队伍。涵养争先创优的意识,争创省市级荣誉,提升幼儿园的办园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条件保障:争取镇政府支持,全面完成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设,全面优化教学设施设备和内外环境,彰显幼儿园民间文化特色品位。探索形成节俭型校园的建设方案和建设举措,进一步优化校园绿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配合政府做好事业规模的调整,合理启用新园舍。

3. 队伍建设:立足园本,探索丰富的培训内容与方式,优化各层级教师发展梯队;借助专家团队,拓展教师视野,着力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82%以上的教师学历达到本科以上,新增区级教学新秀23人、市区级及以上学术荣誉12人,新增党员23人。探索并形成无锡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发挥无锡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的作用,提升示范辐射影响力。

4. 保教质量:细化一日活动保教操作程序,强化一日活动的组织与督查,确保幼儿一日活动组织的科学性。以无锡市《指南》实验园为抓手,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丰富课程内涵,确保课程实施的高效性。优化户外游戏预约制,专用室游戏自选制,幼儿餐点自主制,践行课程游戏化理念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携手共育,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5. 保教研究:坚持“科研兴园 科研兴教”,认真完成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程地图为路径深化民间文化课程的研究”和省学会级课题《民间艺术主题课程儿童化建构的实践研究》的结题工作。立足实际,开启“十四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教师实践研究意识、研究理论素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策略的培训与提升,并通过外出交流、对外展示等途径,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力和辐射度。

6. 特色创新:“甘露童韵”为幼儿园特色品牌,优化创设“剪纸坊”“泥塑坊”“编织坊”等民间艺术专用室,研究专用室活动的开展,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喜爱,民间文化的认同感。深化课程地图的研究和运用,以儿童视角优先来完善园本课程的建构,切实转变课程实施方式。创新“甘露童韵”幼儿才艺节和民间游戏节、阅读节活动的开展,力求活动的系列化和品牌化,不断提亮特色项目,锻造提升“甘露童韵”特色品牌影响力。

四、具体实施路径

一个核心:甘露润童年,陪伴共成长

甘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与社区环境融合,积极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间艺术;创设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园所环境;构建蕴含民间艺术教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凸现了浓郁的民间艺术教育特色。如何让孩子成为坚定的接班人、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我们要深入思考园所文化建设,要以“爱”的方式显示教育的力量,关注民间文化与儿童发展,关注园所文化建设,彰显甘露中心幼儿园的文化印记。

两个关键词:润泽,陪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童年,每个人都是长大的儿童。甘露润童年,是以甘露地域的文化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来滋润儿童,改造儿童的心灵,改造儿童的行为,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儿童自然生长、快乐成长。润泽,是一种走进心灵的陪伴,陪伴是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拔节、相互的成长。陪伴是重要的教育方式,,陪伴具有相互性,我们需要关注教师与儿童的陪伴、儿童与儿童的陪伴、父母与儿童的陪伴、儿童与教师的陪伴、教师与教师的陪伴,带着陪伴,走向世界。

三个抓手:环境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

1.抓住机遇,推动条件优化。幼儿园二期改扩建已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将于2021年9月启用。要抓住新园舍建成投用的机遇,高标准配备教育设施器材,高质量营造育人环境,力求新园舍建设充分体现课程游戏化理念,彰显民间艺术特色,努力打造一流的现代化幼儿园。

2.聚焦队伍,推动教师发展。以无锡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为平台,内修功力,外展实力。组建名师领衔、骨干引领的“导师团”,探索“理论——实践——理论”循环式培养体系,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加速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组建骨干教师“研学团”,聚焦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互帮互助、相生相长,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3.凝练特色,推动品牌升级。坚持走文化强园、特色立园之路,锻造提升“甘露童韵”特色品牌影响力。基于儿童的生活,动态构建蕴含民间艺术教育的园本课程体系,借助资源、整合内容、拓展游戏途径,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与实践场所,将办园经验、亮点、特色进一步提炼梳理,课程、课题、幼儿活动进一步圆融互摄,让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游戏贴近幼儿发展需要、富含现代气息、焕发生命活力,推动幼儿园高位优质发展。

五、保障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五年发展规划顺利达成,幼儿园加强领导,成立幼儿园发展规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园长室对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学年工作考核。

组长:钱琴

副组长:张瑜霞、王晓燕、唐燕娟

组员:周冬芳、刘娟、高素芬、张云婷、孟美亚、华宗范、周琴、马静洁、赵兰

(二)分层落实目标

    要将镇政府批准、区教育局论证、教代会讨论通过的《甘露润童年---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促发展——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三年发展性规划》目标层层分解,分解落实到每一学年,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保证目标落实的有计划性、有重点性和有实效性。

(三)强化管理效益

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目标和责任,并能通过对各条线、部门责任人的学期、学年工作考核,对各项目标实施达成度进行监控、评估,确保各项规划的实施。坚持走文化强园、特色立园之路,力争通过本规划的实施,锻造提升“甘露童韵”特色品牌影响力。

(四)完善保障机制

争取镇党委政府和理事会、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发展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办园经费的正常投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